10 Mar’ 25

【設計觀點】從夜間模式到全方位視覺呵護:深色網站設計完全指南

從夜間模式到全方位視覺呵護:深色網站設計完全指南

隨著數位生活的普及,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根據國外科技研究網站《Electronicshub》在2024年的數據報告《The Average Screen Time and Usage by Country》指出,台灣民眾在平版、電腦、手機的平均使用時間約 9.6 小時甚至以上。長期間使用電子螢幕不僅導致眼睛乾澀、疲勞,更有可能引發數位視覺疲勞綜合症(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簡稱 CVS),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品質。


因此數位健康意識也逐漸被重視,如夜間模式(Night Mode)等對眼睛友善的設計成為主流。然而對眼睛友善的網站設計遠不止於此。本文將從夜間模式的元素與案例出發,介紹如何打造全方位保護使用者視力的數位體驗。


文章目錄


  • 夜間模式的源起與原則
  • 延伸閱讀|夜間模式成功案例分析
  • 超越夜間模式:全方位眼睛友善設計
  • 結語|設計者體驗與用眼健康的平衡

夜間模式(Night Mode)的源起與原則


夜間模式最早源於2016年的Twitter的「Night Mode」功能,推出後形成一股風潮,隨後迅速被各大社群平台採納。特別的是,夜間模式並非單純為了視覺美觀,而是基於人體生理學研究:在低光環境下,深色背景搭配淺色文字能有效減少眼睛疲勞。然而「夜間模式本身並不能直接減少藍光」。因為藍光主要來自螢幕背光,而非介面顏色。但夜間模式的設計主要益處在於降低整體亮度和對比度,近一步減緩眼睛在環境光線較弱時的適應壓力。 


「那麽夜間模式是只要把背景弄成深色並搭配淺色文字就好了嗎?」


當然不是,過深的背景或過亮的文字所形成的高對比仍會造成閱讀疲勞。因此選擇如深灰色和淺灰色等柔和色調組合,適中的對比度才能有效果。

推特現今的夜間模式版面

推特( X 的前身)在2016年推出「夜間模式」,後來幾乎成為每個社群平台與網站的標準設計之一(圖片來源:freepik)


延伸閱讀|夜間模式案例分析


至於夜間模式的設計是否會影響使用者體驗呢?我們將分享一些成功的夜間模式設計案例。


YouTube


YouTube 的夜間模式除了主背景之外,也搭配品牌紅色作點綴,並允許用戶設定自動切換。其獨特之處在於保留了足夠的層次感,即使在深色背景下,內容區塊、評論區和推薦影音仍有清晰的視覺區隔。讓使用者更專注於影片內容。


YouTube夜間模式介面

YouTube 夜間模式介面設計(圖片來源:YouTube)


Discord


做為遊戲與社群用戶的首選,Discord 的夜間模式設計強調實用性與長時間使用的舒適度。使用的主要背景色並非純黑,且搭配多層次的灰色系來區分不同功能區域。對於文字和重要元素,另外 Discord 使用輕度的灰色系,確保可讀性的同時避免過強的視覺衝擊。


discord夜間設計介面

Discord 夜間模式介面設計(圖片來源:Discord)


Spotify


Spotify的介面設計堪稱經典,除了深色背景,也搭配鮮明的綠色作為強調色。這種配色不僅維持了品牌識別,更通過精確的色彩控制,在確保視覺效果的同時降低了眼睛疲勞。根據用戶調查顯示,高達九成的 Spotify 用戶偏好其以夜間模式的設計風格,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。


spotify夜間設計介面

Spotify 的介面設計以深色背景出發,在使用者體驗與視覺保護上取得平衡(圖片來源:Spotify)


不只有深色與夜間設計!全方位眼睛友善設計指南


適度對比與飽和的色彩選擇


除了經典的深色背景,研究表明淺米色背景配合深棕色文字同樣有效減少眼睛疲勞。這種「紙質書」效果特別適合長文閱讀網站。設計師可以考慮提供這種色彩搭配作為夜間模式的替代選項。 


至於色彩選擇,應避免高飽和度色彩作為大面積背景,特別是明亮的紅色和藍色。相反,柔和的綠色和藍綠色系被證明能降低視覺壓力,適合作為強調色使用。


排版與閱讀體驗優化


字體選擇同樣關鍵。無襯線字體 (如Open Sans、Roboto) 在螢幕上通常比襯線字體更易閱讀。另外在內文設定上,行高應設置為字體大小 (Font Size) 的 1.5~1.8 倍、每行字數控制在 0.25 ~ 0.2 個字符間距(Letter Spacing),這些都是提升閱讀舒適度的關鍵因素。


減少動態元素干擾


除了色彩與排版之外,網頁上的動畫、閃爍元素也是導致視覺疲勞的主要因素之一。設計師應適度運用這些元素,或提供暫停選項供用戶切換。例如許多平台如 Medium 和 Firefox 提供「閱讀模式」的使用,協助讀者過濾過度的視覺元素。


結語|設計者體驗與用眼健康的平衡


設計師在追求視覺美感的同時,不應忽視用戶的健康需求。真正成功的設計能在美觀與功能性間取得平衡時,也照顧用戶的生理需求。除了設計對視覺友善的網站內容,網路的使用習慣也是一大關鍵,例如操作電腦每 40~50 分鐘,應休息 10~15 分鐘。最好的設計是既能吸引用戶,又為用戶創造更健康、更愉悅的數位體驗。如果您的網站全新且專業的樣貌,不妨與我們聯絡,創造專屬您企業的網站。


來點創造力,打造專屬於您的企業網站